中关村核心竞争力提升 |
资料来源:
|
国务院批复六周年 中关村走向成熟期 观念先导 2005年6月5日,中关村科技园区即将迎来国务院批复成立的6周年,根据当时的规划:“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把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科技园区。”有人说,中关村的6年是失落的6年;有人说,中关村的6年是日渐兴盛的6年。 不管怎么说,中关村在如火如荼的建设进程中正在走向成熟。而且,在硬件条件日益改善的同时,中关村同时也旗帜鲜明地打出“改善中关村人性化环境”的口号,同时力推“创意经济”,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 中关村六年:失落还是兴起? 在中关村6年发展过程中,质疑之声从未停止。几年前,当新浪和微软的市场部门迁出时,由媒体引发了一场“逃离中关村”的大讨论。去年8月,IT评论家方兴东出版了他的《中关村失落》,正式出版之前这本书的名字叫《中关村之死》。他在书中尖锐地指出,中关村正在“空壳化”,它离知识经济似乎越来越远,离实体经济越来越近,中关村驱逐了小企业的生存空间,而没有小企业的层出不穷,光环下的中关村将失去“活水之源”,盛极而衰。 对此,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任冉齐认为,这是中关村在转型过程的“阵痛期”。随着中关村的建设与成熟,这些问题都将得到解决。“如果在看待中关村现象时,一味神话中关村的过去,并就一些小的问题全盘否认中关村的现在,那就像‘盲人摸象’,要知道,中关村早期是因为占据先机而实现快速发展,在各地资源相似的情况下,现在中关村要继续做先进生产力的领先者,自然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经过几年大规模的建设,中关村正在以全新的面目出现,新的高级写字楼拔地而起。中关村也因此迎来了IT企业“回流中关村”。从2004年底至今,新浪、搜狐、SUN和法国电信等大型公司纷纷搬进中关村。 中关村需要“留白” 在2004年,有关媒体发起过对中关村西区价值的讨论;而中关村金融走廊等概念也给了人们很多想象空间,几乎每一年,有关中关村发展的主题研讨会都在5场以上。但无论如何,中关村逐渐从简单走向了复杂,从单一走向了多元,从这个角度上讲中关村的确逐渐失去了很多先前引领潮流的知识经济味道。 不断的问题一直在考验要成为“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的中关村。北京市首都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钱光培教授指出,目前中关村科技园区一直还是以高科技建设为主线,存在过度“工场化”的隐忧,文化作为中关村发展的另一条腿,还没有实现根本性突破。美国克里夫兰市由于过度的“工场化”,把城市变成了许多工业场所和世界诸多公司总部商务办公场所,缺少与之相应的文化商品和文化服务的供给,最终导致众多厂商和公司总部撤离,全市经济破产。这个真实的教训值得警惕。 有关专家进一步指出,对于日新月异,处于大规模建设时期的中关村来说,目前非常需要的是“留白”,需要给在中关村工作与生活的人留下可以驻足留连的空间。“一个城市最缺少,最容易忽略的,就是人的感受。中关村必须能够让人愿意住在这里,愿意留在这里,在这里约会、购物、娱乐、休闲、恋爱。” 中关村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欧阳旭认为,就中关村环境建设而言,包括交通、写字楼等在内的硬环境正在迅速得到改善;包括税收、金融、风险投资等因素的政策性软环境也非常吸引高科技企业;目前,急需解决的是,为中关村人营造一个让他们安居乐业的人性化环境。 文化能补齐中关村的短板吗? 中关村文化商品与服务的供需严重失衡已经是不争的事实。钱光培教授表示:“这种供需的严重失衡,不仅凸显了中关村‘工场化’进程,也使中关村经济每年丧失了一项巨大的收入,但是,更加严重的是,缺少文化商品与服务的提供,已经成为中关村的‘短板’。” 基于区域相关文化服务产业的贫乏与不足,“中关村西区总体规划”在经国务院批复后,海淀镇图书城商业区成为与中关村西区相配套的文化商业服务区被列为重点项目进行改造。根据规划,改造后的海淀图书城,即中关村文化广场将成为具有国际品质的商业街区与鲜明文化特征的文化消费中心区,其中以“第三极”为名的文化主题商场将成为中关村文化广场的主力商业设施和旗舰商业项目。 文化主题的活动如今在中关村已经成为经常性的事件,对于中国高智人士最集中的区域来说,中关村的文化娱乐设施依然是不够的,文化中关村依然是一个未被实现的梦想。 在虚化的“文化”之后,是蓬勃兴起的创意经济热起中关村。5月28日,作为中关村科技园区“五年上台阶”系列庆典活动的序幕,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基地在海淀图书城举行了揭牌仪式,并宣布中关村创意产业联盟成立。同时,YAHOO中国高层高调宣布入驻中关村创意产业基地旗舰项目第三极。这是继SINA、SOHU等国内互联网领军企业回归中关村之后,排名世界500强的互联网领军企业青睐中关村。业内人士称,这是中关村在进行了五年大规模建设改造后,整体环境改善,以全新的姿态再度兴起的标志,也标志着中关村迈出了创意经济步伐,中关村因此有望领航新一轮知识经济的发展。 无论如何,在2005年,人们在密切的关注着一个动态:文化与创意,作为中关村的软力量,将如何引领中关村继续前进? 来源:证券日报 |